鍋巴救命的啟示
陳遺是晉朝的一個小軍官,他很孝順。他的媽媽很喜歡吃鍋巴,所以每次煮飯他都要把鍋巴放到一個口袋里,裝滿了后就去送給媽媽。有一次,他太忙了沒有去送,這樣一天一天地下來有好幾麻袋。后來發生了戰爭,他們的軍隊打了敗仗。他們沒有糧食,餓得眼冒金星。陳遺突然想起那些鍋巴。他們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。在幾天中,等到了援兵的到來。
所以,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1、要孝順。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一個偶然,但不可否認的是:陳遺在發生戰爭之前,確實是秉著他純厚的孝心去儲存鍋巴的。因此可見,不論這是不是上天對他的恩澤,陳遺那一顆純厚的孝心是無法取代的。2、要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。無論在什么樣的生活環境下都要時刻記牢,在必要的時候可能會幫你一把。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,都是農民辛辛苦苦頂著烈日,冒著雨水種出來的,這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的心血,每天起早摸黑地辛苦干活而得來的。有這么一首詩: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所以要愛惜糧食,若每人都浪費食物,那么這個國家就浪費了不計其數的糧食。因此,我在這里號召大家:千萬要謹記愛惜糧食,這不但為自己著想,還為國家的利益著想。